①警戒雷达。有对空警戒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用于发现和监视海面、空中目标,与敌我识别系统相配合判定目标的敌我属性,给导弹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 提供目标指示等。
②导弹制导雷达。有舰舰导弹制导雷达和舰空导弹制导雷达,用于跟踪海面和空中目标,为导弹武器系统的计算机或射击指挥仪提供目标的坐标和运动数据。
③炮瞄雷达。用于跟踪海面和空中目标,为舰炮射击指挥仪或火控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坐标数据和炸点偏差数据。
④鱼雷攻击雷达。装在鱼雷艇和潜艇上,用于搜索、跟踪海面目标 ,为鱼雷攻击指挥仪提供目标的坐标和运动数据。
⑤航海雷达。用于观测岛岸目标,以确定舰位,并根据航路情况,利用计算机进行避碰解算和显示,引导舰船安全航行。
⑥舰载机引导雷达。一般装在航空母舰上,用于对舰载机进行指挥引导。
⑦着舰雷达。一般装在航空母舰上,用于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舰载机安全着舰
海战中级篇-
第一章舰炮通解
舰炮是海战的主力作战武器,因此熟练掌握相关舰炮知识是海战必备,以下简述之。
一,各国舰炮综述。
美国:各方面都很均衡。
德国:射程远,威力校
英国:威力大。
日本:射速快。
和同国籍船配合,同等条件下,以上舰炮表现如下:
美国适合正面作战,在中远距离对射处于优势;德国在远距离骚扰性攻击时处于优势,日本在近距离肉搏特别是近距离平行对射时处于优势,英国在中近距离采用扭动式缠绕攻击时处于优势。
二,舰炮的选择:
1,舰炮类别:轻炮:标示为“L“型,射程最远;防空炮,主要为攻击飞机,标示为”A“,防空炮装HE蛋也可以攻击舰船。常规炮,标示为“N”或“D“。
2,选择的必要条件:A,火炮空间+炮弹空间《=舰船炮位空间;B,炮手级别和类别与舰炮一致或高于舰炮。
3,选择原则
1),船长和舰炮应该一致,特别是高级船,必须一致,否则炮射程缩短,精度大大降低。
2)按以下优先顺序选择舰炮:
射程》火炮数量》口径》射速》射击精度。
3)炮弹选择:炮弹依攻击力不同而射程不同,攻击力最小的射程最远,也就是所说的轻蛋。一般情况下,8英寸口径以上的应该选择轻蛋,6英寸以下的应该选择重蛋,6-8英寸的可以灵活选择。此外一般不要AP蛋,因为AP和HE轻蛋射程一致,但威力要小,只是攻击、超多装甲船才能显出优势。
4,舰炮以及炮弹杀伤力。
1)以炮弹攻击力为计算基点,但是实战有很大区别。
2)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攻击力减小(实际上是被抵消部分攻击力):受攻击舰船有装甲,或者受攻击舰船软防御教高。
3)以下情况攻击力和伤害得到增加:
A,远距离吊射
B,齐射。齐射分两种,一种是多发炮弹落到敌船,但不是一点,这种情况会教大幅度获得伤害奖励;另一种是多发炮弹落到敌船上大约同一点,这种情况会极大增加炮弹伤害,假如BB的炮弹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只看到火花而看不到水花,敌船会瞬间沉没即使BB也不例外。
C,技术兵。技术兵越多,炮弹伤害越大。
D,落点,落到敌船头尾部分的伤害要远小于落到中间的伤害。
4)舰炮攻击力的降低和修复:舰船受损则舰炮同时受损,攻击力和校准都会下降,这时就要求修理兵修理,修理兵的主要作用就是修复舰船的攻击力。
5)舰炮对水兵的攻击情况:
多个舰炮对同一船实施连续攻击,则可以让敌方水兵阵亡,特别是受攻击舰船的DP剩下1/10左右时受到连续攻击,则兵死的很快。
西区之翠花,上炮弹